读者爱《读者》| 始于颜值,陷于才华
1
始于颜值,是人与人交往第一印象。陷于才华,是在浅显交往后的深度相处。我与《读者》亦是如此。
在那个天真懵懂的童年,我接触到了《读者》。我看到了封面上有骑在鱼背上钓鱼的姑娘;有用鼻子喷出新天地的大象;有将脖颈弯曲在水面倒映出爱心的天鹅。读者的封面是天马行空的,他将世界的瑰丽带到我的面前,告诉我世界的瑰丽,让我想象《读者》的秘密。
在如此梦幻的色彩的吸引下,人难免是要翻开封面去看看里面的精彩的,可惜里面都却不是五光十色的彩,而是一如既往的白。除了偶然闪现的黑白插画吸引到我的眼光以外,冗长的文字简直是在将我向外推,我清晰地记得那时一四年的某期报纸。正值二年级的我,不懂什么是“文人笔下最珍贵的东西”,也不明白为什么“互联网大数据洗刷了最后一点惊喜”,但我有我的惊喜——这样几个字“漫画与幽默”。这是以我当时的理解水平为数不多能看懂的东西。也许它是多数人一笑而过的笑料,但是,但它却是我所珍视的娱乐,也打开了我的文学创作之门,我与《读者》的故事从此刻开始。
2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我慢慢长大。所见所闻,不啻于几则简单的笑话。所感所想延伸到那些“冗长”的文章上去。令我多少年来仍铭记的是哪篇“文人笔下的饭局”那是我文学的启蒙,也是我第一次认识到“老饕”这个词,这种对资深食客的赞誉,是当时的我所梦寐以求的。我怀念那段在深夜泡上一碗泡面,将自己当作资深食客,在灯光下品鉴着泡面看着读者,我忘怀于苏东坡的潇洒恣肆也流连于他的美食之旅。我惊叹于《红楼梦》中复杂的做菜过程,也垂涎于曹雪芹笔下的红楼美食。我被美食所震撼的同时,也被作者的能用妙笔所呈现一菜一肴,一情一景的能力所折服,一点文人的光在我心中摇曳。
3
“曾梦想仗剑走天涯,去看一看世界的繁华”是歌中所唱,书中所写亦是心中所想,我曾想用笔写尽世间美好,只不过在一个被作业充斥的夜晚,被入睡的月色冲刷。但我的桌旁仍放着一本《读者》,在我心灰意冷时唤起心中澎湃,让我知道我还是从前那个满腔热血的少年。
我在皎洁的月色下完成这篇文章,旁边是一沓《读者》,重新翻开其中一页,好像哪一篇正如昨日,一页页《读者》构成我的回忆,从儿时明月照书影,我和明月仍相伴,正如《读者》一直伴我成长。
来源 | 第二届“书香陇原▪读者杯▪《读者》▪伴我成长”征文
作者 | 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