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文艺出版社《搬到月亮上去》入选“腾讯好书”2023年8月文学原创好书榜
《搬到月亮上去》
作者 : 倪江
出版:敦煌文艺出版社
ISBN 978-7-5468-2360-7 定价:60.00元
日前,由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搬到月亮上去》入选“腾讯好书”2023年8月文学原创好书榜。
“腾讯好书”由腾讯集团+阅文集团主办,QQ阅读、微信读书、腾讯新闻协办,探照灯书评人协会承办。2014年起,腾讯开始评选年度好书,为读者发现和推荐国内原创好书,表彰文笔优美、有真知灼见、原创力、想象力和洞见力的创作者,关注此时此地的中国,记录中国人的精神流变,推广阅读,共建书香社会。
为保证书单的公正和开放性、公信力、专业度、互动性、影响力、高品质,评委会邀请30多位专家、媒体书评人参与评选,旨在做一份公正客观、兼容并包的好书阅读指南。致敬那些有创造力、想象力、探索性的好作品。
《搬到月亮上去》是湖北青年作家倪江的最新力作。该书主要讲述了一位出身于进城务工家庭的普通少年,从8岁到18岁,在无数次搬家中长大成人的少年。在这十年间,伴随着父亲一心想要逃离生活而不得、近乎荒唐的奋斗史——“车队小老板”“开蛋糕店”“郊区捕鱼”“去炼黄金”,少年同样经历着自己的成长—— “武术‘冠军’”“校园‘诗人’”“骗子导演”“‘大师’学徒” ······最终,少年在生活的历练中逐渐成长,进而慢慢领悟到了生活的真谛。
我们捕鳝鱼的事业完蛋了。现在,我们差不多破产了,但我父亲很快就从沮丧中恢复过来了。他是一个挺神奇的人,似乎没有什么能够将他击垮,他很快就发现,这样也没什么不好,因为他终于可以出去开货车了。 “我们再换一个生意做,肯定是能够赚到钱的。”妈对此充满信心。父亲暴躁地吼道:“当时是怎么说的?说好了没有什么好的生意做,我就出去开货车。这话是谁说的,嗯?”但妈似乎并不想认账,并且还决定叫她的兄弟姐妹们来帮忙说服父亲。我父亲知道那么多人要来劝阻他,气得浑身发抖:“他妈的,你又来这套,是不是?又他妈的来这套。他们来干什么?这是我们自己的事啊,用不着别人操心。”他恨不得把妈痛打一顿,但他不敢动手。妈的兄弟姐妹们这几天就会杀到,到时候若是看到妈被揍得鼻青脸肿,父亲自己肯定是要遭殃的。他骂骂咧咧:“操他妈的,为什么要别人来商量我们家的事?你到底和谁是一家?嗯?你脑子有问题,他妈的,我去开个货车还需要商量?简直是笑话。”“那是因为你没有自己的想法。”“我没有自己的想法?”“你有什么想法,你说说看?”我父亲激动得喷射口水:“难道开货车……”他还没说完呢,妈就轻蔑地哼了一声。父亲极其憎恨妈轻蔑地哼那么一声,那简直叫他五内俱焚。父亲拿起一个暖水壶使劲朝墙角砸去,水壶炸开,热水飞溅。他发了狂,抡起拳头四处乱砸。但妈不为所动,她知道自己赢了,而且父亲绝不敢朝她动手。那一天还是来了,各路亲戚齐聚我们家,除了舅伯、小姨、舅舅,还有诸葛叔叔和其他人。他们兴师动众,大兵压境,把我们现在狭小的房子挤占得水泄不通,对我父亲形成合围之势。有的人根本没有落脚的地方,只好站在门口,或者坐在门外的椅子上抽烟。妈忙坏了,她到处去拿板凳和椅子,让人有个坐的地方,但凳子还是不够,她挖空心思地把水桶倒扣过来,在上面垫上干净的纸壳,才勉强让每个屁股都有了归宿。妈很兴奋,因为大家为了我们的事情全都来了。她喜欢家庭聚会,希望别人经常来我们家玩,大家聚在一起是一件多么愉快的事。妈本质上是个喜爱热闹的人。她关心亲戚们的婚丧嫁娶,关心小孩们的学习,操心别人的婚姻和事业,为别人的幸福和幸运而激动,不仅仅只是礼数周到而已。如果我们的日子不是过得这样差,大家也会经常来我们家串门的,像当初我们还在超市送货时那样。可是后来,我们到处搬来搬去的,有的人甚至都不知道我们现在住在哪里。我们的亲戚聚集在家里,即便连坐的地方都没有,他们也能说出点溢美之词:“这里环境真不错啊,门口还有一条河。”这算他妈的哪门子的不错呢?我想不通。大家七嘴八舌地提出各种各样的建议,五花八门,每一样都会给我们带来转机。比如舅舅就提议:“为什么不去试试学做窗帘呢?那也是门不错的手艺。”小姨反驳说:“应该做点简单的事,他们年纪大了。”接着大家就开始举出各种成功的例子,谁谁谁做这个赚了大钱,谁谁谁做那个买了好几套房。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一时之间,我们的选择太多了。妈被这些突如其来的好点子弄得晕头转向,她很感激这些亲朋好友为我们出主意。她乐观的精神被激发得越发高昂。但父亲丝毫不为所动。他早就厌烦了,每一样听起来都很有前途,每一样都通向成功,可最后都是差不多的结局。他恨别人来干涉我们的家事,每个人的好意只会让他恼火。可是,他在别人面前从来不表达自己的想法。由于我们的境况不好,因此父亲说话的声音很小,含混不清。他很少在外人面前表达自己的观点,每当别人提议一番之后。我父亲总是含糊地说:“哦,我再想想,我再想想。”他们全都是妈招徕的,妈让渡出了一部分尊严,来换取别人的帮助。而这正是我父亲恨她的地方。在这个过程中,舅伯一言不发。他双臂抱在胸前,看看这里看看那里,听听这个说再听听那个说。他显得很从容。我们听说,他又要发财了。舅伯终于开腔了:“这个年纪去开货车?不是一个好想法。你年轻的时候注意力都不够集中,还把车开翻过一次。现在这把年纪再出去有个什么意外,他们母子俩怎么办呢?眼下机会这样多,又何必非要去开货车呢?”在他们的想象中,我父亲已经车祸身死,而我和妈只能流落街头。一个完整的家庭再怎么样都谈不上悲惨,日子总能过得下去。如果一个家庭破碎,将会给每个人带来麻烦。他们搞不懂我的父亲脑子里在想些什么东西,连最浅显的道理都不明白。“你想不想去炼黄金啊?”我的舅伯终于开口了。这瞬间,房子里的所有人都发出了一声:“啊?”虽然舅伯的声音并不大,可站在外面抽烟的人也一下子钻进屋里来。“去山上炼黄金。”舅伯说。我父亲的脸上浮现出了笑意:“黄金?”我知道父亲笑不是因为他有多么高兴,而是“黄金”这两个字本身让他不由自主地做出了这个表情。父亲原本心怀怒火,嫌弃他们多管闲事,打算顽抗到底,坚决要去开货车,谁都阻拦不了他。现在,他被突如其来的黄金打了个措手不及。“是啊,去学炼黄金。从矿石中提炼黄金,这是一门技术。天天和黄金打交道。工资待遇这个我说了算,绝不会亏待你们。如果黄金产量高,还能有提成,年底还有分红。”我父亲只看得见实在的东西,比如说技术。开货车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技术,炼黄金也是如此。只要是技术,对父亲来说就是稳定的饭碗,是靠谱踏实的事。在所有的技术门类中,炼黄金大概是最特殊的那一种了吧。就在此时,许多亲戚纷纷围住了舅伯,责怪他是如此偏心,有这样的好事,却不想着他们。 “还没开始呢。”我的舅伯说。而且,其中的原因有许多。舅伯的那位合伙人让他放心不下。配方已经有了,钱也已经到位了,现在就差慢慢试验,直至炼出黄金。“等到时候炼出来了,你们都可以加入进来。”这个时代就是这样,有无数的机遇,但只有那些站在高处的人才看得到。舅伯拍了拍我父亲的后背:“你以后可以天天和黄金打交道。你们有多久没有见过黄金了?”妈的首饰全都抵押出去了,我们家里连一根黄金毛都没有。大家全都笑了起来。在那间逼仄的房子里,每一个人都在笑,笑得快要合不拢嘴了。就连我父亲,一想到他的工作是每天和黄金打交道,他郁闷发愁的脸上就仿佛被金灿灿的光芒照亮,接着他露出了比黄金还要灿烂的笑容。我感觉我们那破烂的小房子,一下子被某种光亮照射得热烈且灼人。每个人都笑得停不下来。至于我,他们另有安排。我的叔叔听说我曾经做过车床工,想要我去跟着他混。我们一家人就这样分散了······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倪江,1991年生于湖北潜江,现居武汉。曾用笔名灰狗。出版过诗集《每个人都有理由手舞足蹈》,短篇小说《逮鲢鱼的夏天》获第八届湖北文学奖。
来源:敦煌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