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 精品图书回顾《法国汉学研究丛书》
摘要:郑炳林主编的《法国敦煌学精粹》(3册)试对伯希和西域敦煌探险团在我国新疆和甘肃各地,特别是在敦煌从事考察和劫掠文物的史事,略作钩沉,使读者对伯希和敦煌劫掠的国际背景和具体过程以及法国学者对这批文献的研究有个初步了解。
图书信息
郑炳林 主编/耿昇 译
甘肃人民出版社
《法国汉学研究丛书》(10册)由《法国敦煌学精粹》(3册)、《法国藏学精粹》(4册)、《法国西域史学精粹》(3册)三个单元组成,不仅将法国汉学的研究成果介绍给中国学界,供中国学者研究时作参考,而且具有总结展望法国汉学研究学术史的意义。丛书入围中国出版协会举办的第四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提名奖”。
郑炳林
敦煌藏经洞的开窟、敦煌文献的发现和敦煌学的诞生,已经100余年了。我国西域与敦煌历史文物和文献的外流,其实已经远远超过了100年。在西方和日本的科考人员、探险家、考古学家们劫掠敦煌文物的狂潮中,法国人伯希和的西域敦煌探险,尤其引人注目。郑炳林主编的《法国敦煌学精粹》(3册)试对伯希和西域敦煌探险团在我国新疆和甘肃各地,特别是在敦煌从事考察和劫掠文物的史事,略作钩沉,使读者对伯希和敦煌劫掠的国际背景和具体过程以及法国学者对这批文献的研究有个初步了解。
敦煌学、藏学、西域史学被西方泛归为汉学范畴。欧洲的汉学研究最早是由几个航海大国发起的,但是法国人很快就成了欧洲乃至整个西方汉学研究执牛耳者,法国学者在敦煌学、藏学、西域史学研究方面成就卓著,为汉学研究和东西方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郑炳林主编的《法国西域史学精粹》(3册)对西域的历史文明与丝绸之路展开了研究。
西藏在中国,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山川巍峨、人杰地灵,文化积淀深厚,西藏文化吸引了全世界学者,故而藏学也在全世界。读者通过郑炳林主编的《法国藏学精粹》(4册),便可以窥见塞纳河畔、卢浮宫旁的藏学研究的点点滴滴。法国的藏学研究,基本上还是公正的,属于考据派范畴。大多数法国藏学家都能坚持科学态度,实事求是地论述西藏传统文化,对西藏人民乃至全体中国人民怀着深厚感情。他们处理资料的手段、观察问题的角度、以他方的观点来看待西藏传统文化的态度,都值得我们借鉴,会对我们有所启发。
《法国汉学研究丛书》的出版,展现了法国汉学研究的丰硕成果和发展轨迹,有力地促进了世界文化交流。
来源:甘肃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