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我们一起走过 ——《读者》插图大型线上文献展 卢延光 卷
真诚地画
卢延光
艺术,其实是个人精神的产物,所以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苏东坡的“大江东去”,辛弃疾的“梦回千里连营”,杜甫的“八月秋高风怒号”;也有八大的悲愤、怪异,唐寅的潇洒、风流,李公麟的傲骨、正气,倪瓒的清淡、疏简,风格林林总总,却全是艺术家个人遭际的心声,人格的反应,又全贯注于中国民族精神的正直、高洁、人道主义。所以,艺术对于艺术家本人修养及自我完善是多么重要,不人云亦云,才能特立独行;摒弃了伪善做作,才能真实、率直,更善良一点,更真诚一点,才能剔除恶俗、丑陋;颐养民族浩然之气,让自己升华,达到比较完美清纯。
(摘自《读者文摘》编辑部选编的《十人插图集》一书)
1980年,卢延光出版了个人的第一本连环画《傻蛋蛋和恐龙的牙齿》,随后又有《关汉卿》问世,《关汉卿》是奠定他个人艺术风格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他见地独特,情景和线条的处理上都有其独到之处,在人物的塑造上,他不注重比例结构,却从人物的外形轮廓起伏上找寻灵感。这部作品出版之后,广受好评,他也自此稿约不断,进入其作品创作的旺盛期。他每天伏案作画,废寝忘食,就这样,一部部作品相继问世:科普广州分社的《大佛下的鬼影》、人民音乐出版社的《神秘的琴声》,岭南美术出版社的《龙女牧羊》、《荆钗记》、《强中更有强中手》、《广东风物传说》、《红线》,广东人民出版社的《拉比齐出走记》,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恩与仇》,花城出版社的《二虎搬泉》,河北美术出版社《贪泉》,少年儿童出版社的《魏徵斩龙王》,中国戏剧出版社的《长生殿》,四川美术出版社的《棠棣之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的《乾隆皇帝与九小姐》,海豚出版社的《奇妙的口袋》,人民美术出版社的《桃花扇》……此外,更有诸多短篇佳作刊登于全国各地的连环画报刊,如北京的《连环画报》就刊登有《千里送京娘》、《荀巨伯》、《周穆王时代的第四代机人》等多种。
卢延光在创作工具上选择了舶来品——针管笔。在创作中,他独辟蹊径,自成一格,将点、线、面有机结合起来,利用黑、白、灰来调节画面的层次,他刻意将中国传统技法和国外的某些表现手法融会贯通,营造出一种既具有传统画神韵,又洋溢着现代气息的新画风。他的构图想象力丰富诡谲、风格清俊,其画面不但具有浓郁的装饰性,而且具有鲜明的写实性,他将奇幻的想象和真切的现实巧妙结合在一起,把精工细密的笔调和潇洒奔放的气势融为一体,形成了自己作品特有的艺术风貌,带给读者一种清新隽永的美的享受,被读者誉为“新派画家”。
(作者:冯锡单、陈铮,摘自微信公众号“瀛洲藏连”)
卢延光
1948年出生,广东开平人。中国著名画家、书法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广州艺术博物院院长,广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广州市文艺创作研究所艺术研究室主任,广州市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广州市政协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