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公司:读者传媒

股票代码:603999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牢记总书记嘱托│让书香之气充溢神州大地——来自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的答卷

2021-07-01 10:23

摘要:“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百年逢盛世,奋斗正当时。我们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着力加强党对出版工作的领导,挺拔主业强基础,改革创新增活力,多元融合促发展,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在新时代书写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读者篇章。”

1111111111111111111111


殷殷嘱托

8月21日下午,正在甘肃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前往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在《读者》编辑部,习近平同工作人员交流,询问选稿、编辑、审校、排版等工作流程和发行情况。在创意中心,习近平详细了解公司适应市场形势、主动优化升级的做法。习近平指出,要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不断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就能更加厚重深邃。为人民提供更多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善莫大焉。要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在坚守主业基础上推动经营多元化,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据新华社2019年8月22日电

 

企业心声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百年逢盛世,奋斗正当时。我们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着力加强党对出版工作的领导,挺拔主业强基础,改革创新增活力,多元融合促发展,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在新时代书写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读者篇章。

——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永升


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

读者集团大楼外景

奔腾不息的黄河,流经兰州一泻千里,孕育出华夏文明。而在兰州城内,有一本诞生于改革开放初期的杂志,像母亲河一样润泽了千万人的心灵,一篇篇优美的文章筑起了属于中国人的心灵家园。

这本杂志,就是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亚洲发行量最大的期刊《读者》。

自2019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读者出版集团后,“读者人”牢记总书记嘱托,牢牢把握正确导向,为大众传播真善美,点亮心灯,不遗余力地为人民提供更多优秀精神文化产品。 

“以日拱一卒、慢火细炖的耐力恒心,我们努力为社会营造书香氛围,让大众从多彩的阅读中得到无穷的快乐,从而拥有丰富欢悦的精神生活,为助力书香社会建设贡献‘读者方案’。”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读者传媒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永升说。

 

坚持正确导向 

——萌生中国人“心灵读本”

33333333333333333

位于兰州市读者大道的读者集团大楼

兰州城,黄河南岸,读者大道。自西向东漫步,抬眼望去,一幢船形建筑上“读者”二字格外引人注目,引得游人拍照留念,也瞬间唤起记者的“读者”记忆。

这就是兰州的“特色景点”——读者大厦。那本刊发大量美文佳作的《读者》,那本启迪心灵、伴随成长的《读者》,就出自这儿。

1981年4月,一本名叫《读者文摘》(后更名为《读者》)的杂志悄然问世。红色的封面上,一个女孩清澈的眼眸,纯洁而清新,充满着期盼。

正是这不起眼的期盼,唤醒了人们对知识的渴求、对未来的憧憬,成为“读者人”办刊的源动力,让一篇篇直达心灵的文章成为人们生活变奏曲中新的音符。

《读者》创始人胡亚权回忆,当时为了确定办刊思路,他和另外一位创始人郑元绪跑遍了兰州的大街小巷,发现市面上可读的书非常少。无法满足求知欲的人们,反被乌烟瘴气的“地摊文学”所吸引。这让他们确信:办一本高品位的综合性文摘类杂志大有可为。

清晰的办刊思路,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逐步得到印证。自1981年创刊以来,《读者》秉承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启迪思想、开阔眼界的办刊宗旨,其向上、向真、向美的内容在广大读者间传递,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读着《读者》长大的孩子不容易变坏,读着《读者》长大的孩子也不容易被打败!”过往数年,在众多读者来信中,河北某中学校长张丽钧的来信让刘永升印象最深。 

信中,张丽钧用一个个小故事,讲述了《读者》对自己、对她的孩子、学生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改变。这也让刘永升明白了《读者》到底要追求什么。在刘永升看来,张丽钧的话不仅是《读者》办刊理念的集中体现,更是文化人做学问的良心所在。

“为人民提供更多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善莫大焉!”习近平总书记在读者出版集团考察调研时的讲话,“读者人”牢记在心。

“尽管互联网时代人们阅读习惯有了很大改变,但《读者》杂志的发行量仍然是中国乃至亚洲第一。”刘永升说,《读者》在2006年4月迎来辉煌时刻,月发行量首次超过1000万册;截至2019年5月,《读者》累计发行20亿册,稳居亚洲第一。

为什么《读者》始终受到人们的青睐?刘永升说,塑造健康的价值观,厚植了《读者》办刊理念的价值底色,也引发了人们心灵的共鸣。

水清沙自洁。在很多人心中,《读者》是可以对床夜语的精神伴侣,《读者》也一直致力于提供高品质的精神食粮。

这在《读者》刊徽“小蜜蜂”的设计创意中得到充分体现。现实中的小蜜蜂采花酿蜜,为人类提供“物质食粮”,同时还传授花粉,为明天硕果满枝播下希望。《读者》这只“小蜜蜂”则是摘集文艺作品,为人们提供“精神食粮”,精选出一篇篇影响人们深沉意识的文章。

“相较于追求经济效益,读者出版集团更重要的是承担起传播优秀文化的责任。”刘永升深知,互联网传播时代鱼龙混杂,无论是集团还是旗下上市公司读者传媒,都有责任把有思想有价值的内容传递给受众,为社会带来正能量。

阅读的时光不会虚度。在坚守价值传播理念的引领下,“读者人”成功打造了属于中国人的“心灵读本”。

这些风行大江南北的“心灵读本”,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已故语文教育家张中行对此曾赞叹道:“披沙炼金,供应读者的精神食粮,此真莫大功德也。”

 

探索多元化

——打开的是“读者”新画卷

去过敦煌的人,会发现当地有一本热销书,叫作《敦煌的故事》。独特的沙漏造型,巧妙地将沙与景融在一起,向读者传达敦煌的流动之美。

这本兼具互动体验、艺术品收藏特征的创意手工书,就出自读者传媒旗下的读者晋林工作室。

《玩皮影》、《兰花花》、《走进沙漠敦煌》……工作室设计的书往往有着和其他图书“不一样的打开方式”,更像是一个既能读又能“玩”的艺术品,每一本手工书都蕴含着情感和理想,成为传统与现代的情感链接。 

读者晋林工作室独立出品人、艺术总监徐晋林告诉记者,在碎片化阅读时代,把手工技艺引入图书中,把被动阅读变为主动阅读,让大家都参与体验、互动,可以为传统媒体注入新活力。

从“手工书”上释放出来的创新意识,正在读者传媒形成一股内生动力。

“最近到处跑,累点但很充实,主要是一圈调研下来,发现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家长、孩子,都很认可我们的‘新语文产品’,说明我们的方向是对的。”“读者·新语文”项目负责人王廷鹏兴奋地说。

44444444444444

《读者》杂志编辑部一角

作为《读者》杂志主刊前编辑的王廷鹏,深度参与了读者传媒由传统出版到围绕数字资源开展多元化业务的转型历程。

“移动互联网全面普及后,受众阅读习惯彻底改变,从线下到线上,我们传统的运营思路也必须要变。”王廷鹏告诉记者,进入数字阅读时代,必须寻找传统纸质媒体阅读与数字阅读相契合的最佳结合点,积极运用新媒体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力求打造《读者》数字化新品牌。

效果已经显现。转化《读者》品牌优质阅读写作资源,集名师微课发布、在线教育辅导、线下语文讲堂等内容于一体的“读者·新语文”上线后,得到广大师生的普遍好评。2020年12月,“读者·新语文”中小学阅读与写作教育平台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2020年度数字出版精品遴选计划。

“读者·新语文”平台的创立,只是读者传媒发展转型中的一个缩影。读者传媒的多元化转型发展不仅体现在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精耕”,也体现在对传统纸媒价值的“深挖”。

近年来,读者传媒不断加大媒体融合力度,投入数千万元用于内容资源数据库、数字内容传播和读者微信公众号等十几个数字化项目建设,初步构建了杂志在线阅读、微信营销、文字与影像结合的有声读物出版等集文字、音视频为一体的全媒体传播平台。

时间既是客观的见证者,也镌刻着前行的成果。《读者》学习强国号订阅量达到4000万以上;《每日一读》栏目累计阅读量突破 4.13亿人次;读者微信公众号2020年粉丝增长60万,粉丝总数超600万;“读者”喜马拉雅专辑上架音频超过 900 集,粉丝人数达508万,免费音频累积播放量8.51 亿次……一连串数字是读者传媒积极转型的最好印证。

“《读者》是一个高度市场化的产物,从创刊开始就遵循市场规律,转型走得比较早。”今年一直在钻研“直播卖书”的读者传媒总经理李树军表示,读者传媒下一步将在强调内容建设的基础上,借力互联网新兴营销模式,实现上市公司的高质量发展。

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之路的读者传媒也取得了不俗成绩。2020年,读者传媒实现营业总收入10.84亿元,同比增长11.52%;全年实现利润7492.12 万元,同比增长19.79%,两项业绩指标增幅在A股文化出版类上市公司中名列前茅。

如今的《读者》,不止代表一本刊物。就在记者采访调研期间,以读者大厦为中心的“读者印象”精品街区建设工作正有序进行。“读者印象”精品街区的整体元素以书为主题,作为《读者》品牌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公司上下都期盼“读者印象”精品街区能早日与广大市民见面。

“《读者》的追求并没有变化,但生活方式的更迭,已赋予‘读者人’新的内涵。”刘永升告诉记者,在媒体融合发展道路上,读者传媒未来将不再单纯依靠杂志去传递正能量,“通过多元化产品渠道做好文化引领工作,给读者带来积极影响,这才是读者精神。”

 

营造书香社会 

——织出《读者》“全民阅读网” 

55555555

 

孩子们正在读者乡村文化驿站阅读书籍

“我喜欢和同学一起来这写作业、看书,效率高、做题有感觉。”正上小学二年级的小虎说。旁边的“虎妈”满脸欣慰:“小站里有吃的、有喝的、有看的,我们大人周末来这里也是一呆大半天。”

在兰州市西固区“88创客咖啡”2楼,前来休闲的市民,一边喝着咖啡一边读着手中的图书,餐桌后一排排整齐的书架和琳琅满目的书籍,让这家年轻人居多的咖啡厅散发出阵阵书香气息。 

像“88创客咖啡”这样的公共休闲场所在兰州还有很多家,它们有个别称—— “读者小站”。

在兰州市民眼中,“读者小站”已成为“百姓身边的图书馆”,除了借阅书籍外,丰富多彩的阅览、讲座、图书分享等文化活动也让这里成为社区居民文化体验的新场所。

“建设书香社会,文化企业从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我们的逻辑是织出一张网,这个网要有点、线、端统一构成才能立体、丰富,由此构建‘点·线·端+全民阅读’书香社会建设的‘读者方案’。”刘永升介绍,类似“读者小站”这样的阅读空间就是一个点,如果每个社区都有一个阅读空间就形成了一条线。

除了“点”的升级和“线”的扩张,“读者方案”还在着力加强“端”的布局。“推进阅读产品和服务供给端口建设,我们已初步形成了机关模式、县域模式、企业模式、学校模式、乡村模式等整体解决方案,目的就是让阅读服务设施遍地开花。”刘永升说。

公园、教室、加油站、银行大厅……随着“读者方案”的全面落地实施,书香也在各地弥漫。阅读,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习惯与需要。

2020年,读者传媒各个“读者小站”累计接待读者逾13万人次,举办主题阅读活动、文化分享活动200多场;公司先后建成读者书房23个,在中信银行甘肃省分行等单位、学校、社区建成读者阅读角604个,在庆阳市镇原县3个村庄建成读者乡村文化驿站3所。

依托“点·线·端+全民阅读”的阅读模式,从一域开始通过网状结构不断扩大影响,“读者人”正在为建设书香社会努力拼搏。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方面是物质生活,另一方面是精神文化生活,这些都和读书密不可分。”刘永升表示,未来公司将积极推动“读者方案”走出甘肃、走向全国,让书香之气充溢神州大地。

 

记者手记

《读者》四十 读者不惑

记者:陈国军 徐锐 李少鹏

时光见证不凡。创刊40载,《读者》的格调和品质得到了外界广泛认可,一本杂志演变成一个品牌,成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

但本次采访前,记者和一些读者一样,心中有个疑问:诞生于办刊资源相对匮乏的西北内陆城市,《读者》为何能从众多期刊中脱颖而出,这其中的“密码”究竟是什么?实地调研期间,疑问被一层层剥开。

走进《读者》编辑部,编辑们正在对来稿进行仔细的编辑、审校,稿件中一些有待斟酌的字词,编辑用红水笔圈出并附上修改建议

当好《读者》的编辑不容易。《读者》杂志社社长宁恢说,除了编校技能,一名合格的编辑还需要拥有研判技能、制作技能、主题设计技能等,并将其运用到选稿、编辑、审校、排版整个工作流程中。

四十年如一日。一篇篇精美文章呈现给大众的背后,是《读者》每期从3万多篇稿件中层层筛选、优中选优、精雕细琢的执着(最终选取五六十篇),也是《读者》在用纸、字号、装帧、版式等方面精心设计、重视阅读体验的结果。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一本刊物,哗众取宠容易,讨好迎合容易,坚守笃定却很难。坚持价值导向,笃信“内容为王”,就是《读者》走进读者心灵的“密码”。

如果说时间是发展的空间,那么时间节点就是开拓发展新空间的阶梯。如今的《读者》不仅仅是一本杂志、一个品牌,也在引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一种新的价值理念。

作为“点·线·端+全民阅读”的重要一环,“读者小站”集阅读服务、公共借阅、分享体验、阅读讲座、知识服务、文创产品销售为一体,通过多种服务,以期让人们沉浸书香氤氲的慢生活中,享受阅读的快乐。 

“远离腥膻色,崇尚真善美。”线下稳扎稳打营造书香氛围,线上则紧跟时代步伐拥抱创新发展。打开读者蜂巢APP,这里不仅可以看书,还可以听书、学课程,可以跟书友在社区内交流探讨、碰撞出智慧火花。

宁恢说,碎片化的信息充斥着网络,一定程度加重了民众的焦虑。《读者》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提供线上数字阅读和线下纸质化公益服务,以此对民众进行“心灵按摩”,也希望人们从阅读中感受到真善美。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是《读者》经久不衰的另一个“密码”。

文化是岁月的芬芳、生活的哲学,积淀着中国人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读者》创刊以来的700多期杂志,记录了中国社会生活和人民精神风貌的变迁,见证并陪伴了一代代读者的成长;登陆资本市场迈上发展新台阶的读者传媒,正全面实施“读者方案”,为书香社会建设尽一份心、献一份力。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正如刘永升所说,《读者》的追求并没有变化,但生活方式的更迭,已赋予《读者》新的内涵。

“采撷文海珍粟,滋育几代心灵。”著名作家冯骥才对《读者》的描述,可谓形象且深刻。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陈国军 徐锐 李少鹏

视频制作:朱翔

责任编辑:吴文蕾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364号